芳振法师《百法明门论》63
编辑:双力法师  审核:双力法师  日期:2020.06.02
 

视频:中普陀寺芳振法师《百法明门论》63
 
此视频,保留了每节课开始的例行程序,有缘人可以感受一下:前面3分钟先是课前仪规,接着6分钟是师父带着研修班学员读一遍《百法明门论》的原文。读诵的过程,就是在阿赖耶识的种子库里一遍一遍熏习正法,人身难得,大善知识百千万劫难遇,珍惜哦~
 
《大乘百法明门论》
 
如世尊言:“ 一切法无我” 何等一切法?云何为无我?一切法者,略有五种:一者心法, 二者心所有法,三者色法,四者心不相应行法,五者无为法。一切最胜故,与此相应故,二所现影故,三分位差别故,四所显示故,如是次第。第一心法,略有八种:一眼识,二耳识,三鼻识,四舌识,五身识,六意识,七末那识,八阿赖耶识。第二心所有法,略有五十一种,分为六位:一遍行有五,二别境有五,三善有十一,四烦恼有六, 五随烦恼有二十,六不定有四。一遍行五者:一作意,二触,三受, 四想,五思。二别境五者:一欲,二胜解,三念,四定,五慧。三善十一者:一信,二精进,三惭,四愧,五无贪,六无嗔,七无痴,八轻安,九不放逸,十行舍,十一不害。四烦恼六者:一贪,二嗔,三痴,四慢,五疑,六不正见。五随烦恼二十:一忿,二恨,三恼,四覆,五诳,六谄,七骄,八害,九嫉,十悭,十一无惭,十二无愧, 十三不信,十四懈怠,十五放逸,十六昏沉,十七掉举,十八失念, 十九不正知,二十散乱。六不定四者:一睡眠,二恶作,三寻,四伺。  第三色法,略有十一种:一眼,二耳,三鼻,四舌,五身,六色,七声,八香,九味,十触,十一法处所摄色。第四心不相应行法,略有二十四种:一得,二命根,三众同分,四异生性,五无想定,六灭尽定,七无想报,八名身,九句身,十文身,十一生,十二住,十三老, 十四无常,十五流转,十六定异,十七相应,十八势速,十九次第, 二十方,二十一时,二十二数, 二十三和合, 二十四不和合。第五无为法者,略有六种:一虚空无为,二择灭无为,三非择灭无为,四不动无为,五想受灭无为,六真如无为。言无我者,略有二种:一补特伽罗无我,二法无我。
 
(时间:03:19-09:12)
 
 
 
我们《百法明门论》里面,把一切法呢,分为五种,我们已经讲完几种啦?讲完了四种,那么四种在百法里面,占多少个法呢?九十四种,只剩下一种---无为法,无为法一共六种,那这样算起来,我们讲完了九十四种,接下来最后一种---无为法。
 
五、无为法:
 
无为法有六种,第一虚空,第二择灭,第三非择灭,第四不动,第五想受灭,第六真如。无为法啊,一共有六个,那么后面这类法,叫无为法,那么反过来推,我们前面所说的四类,从心法、心所有法、色法以及不相应行法,合起来统称什么?统称为有为法,那么这里我们要区分一下什么叫有为法,什么叫做无为法呢?什么是有为法,什么是无为法,先从概念上面有个区分,首先,这个有跟无,是好理解的,法,我们也说过了,任持自性或者任持自相,轨生物解我们叫做法,那么再区别的,就在这个为了,有为跟无为,那么这个为是什么意思呢,为就是造作、迁流、变化、生灭,这些意思,所以这个为,就是有造作的,被迁流的,势速的,无常的,变化的,会老的,生灭的,有生有灭的,这个就是有为。
 
 
所以在《倶舍论》里面,对这个有为法,有做了个定义,怎么说的,记得吗?“又诸有为法,谓色等五蕴,亦世路言依,有离有事等”。这个倶舍也好,唯识也好,有些根本理念基本一致,《倶舍论》谁造的?世亲菩萨造的,《百法明门论》谁造的?世亲菩萨造的,一个人造的,所以《百法明门论》特别简单,《倶舍论》特别复杂。光从这些名词呢,在《百法明门论》里面就不解释什么有为、无为的了,再不说了,为什么呢?《倶舍论》里面已经讲的够多的了,够详细的了。所以呢,‘又诸有为法’,这个‘为’是什么呢?这个‘为’就是有造作的,有迁流的,有变化的,有生灭的这个意思。‘谓色等五蕴’,五蕴第一个是‘色’,接下来是什么,‘受、想、行、识’,那么色受想行识,也无非就是百法里面的第三类,叫做什么?色法,只是把这个无表色在《百法明门论》里面,法处所摄色。‘受、想’属于什么法?心所有法,‘行’呢?大部分属于心所法,还有一部分,属于不相应行法,这样呢,就是《百法明门论》里面心所有法,以及二十四个不相应里,《倶舍论》里面以十四个不相应。然后识蕴就是心法,所以这个相通的,前面从这个心法、心所有法、色法、不相应行法,合起来这就是‘色等五蕴’,这都是有为法。
 
(时间:09:13-16:45)
 
 
有为法又叫什么?‘世路’,世路是什么意思呢,世是三世,三世所行的道路,从未来到现在到过去,倒过来,从过去到现在到未来,三世所行,三世所行就会有什么,就会有迁流,也会有变化,也会有生灭,这是有为法的特征,叫做世路。又叫做什么?‘言依’,我们讲话的语言也好、文字也好、表述也好,我们说这个世界怎么样怎么样,听人家讲也好,自己看资料也好,一切都离不开语言,语言文字所表述的,都是有为法,那么说语言能不能讲到无为法呢?无为法被我们讲出来,那就是有为法了,那我们讲无为法的时候,我们讲出来的,语言表述出来的,我们能用思想去思考的,这个都是有为,所以我们口述无为,其实呢,那就变成什么了?变成有为了。
 
 
 
真正的无为法是什么?是不可说不可说。所以这个‘言依’,只是对于有为,禅宗老和尚很清楚这一点,参禅‘言语道断,心行处灭’,嘴巴一讲就是有为了,脑子一想就是有为了,这就不是无为了。所以这个理论系统掌握下来是很重要的,你所谓的一切宗派,都离不开这个理论,如果跟这个理论相违背的,有问题,所以我们讲,有为法才叫‘言依’,语言才能表述出来。然后‘有离’,有为法又称为‘有离’,为什么‘有离’啊?能被涅槃所离,那涅槃就是无为法了,涅槃就是灭谛,灭谛就是无为。又称为‘有事’,这个‘事’是什么?‘事’是‘因’、‘等’是‘果’,有为法,有因有果,这个是有为法的特点。那么有为法里面,还分什么呢?有漏、无漏,这个《俱舍》里面讲得很透彻,这里不多讲了。有漏跟有为又是不一样的,有漏要把有为法里面什么除掉?(答:道谛)诶,道谛要除掉。
 
(时间:16:45-20:17)
 
 
开示整理:小包
 
视频后期:郭洋
 
摄影:宝莲
责编 | 清净
 
美编 | 阿达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