温故知新 | 芳振大和尚第1期仪轨培训班开示回顾02
编辑:双力法师  审核:双力法师  日期:2021.04.11

 

绘图:正觉

 

 

视频: 芳振法师于第一期汉传佛教仪规培训班开示(2)

 


凡事预则立

《百丈清规二十条》,我们对每一条都要背熟,要吃透,寺院里的事情也好,应对社会上的事情也好,很多原则都讲透了。比如说“凡事以预立为不劳”。“预立”,就是指做事要早做安排,早作计划、早点出方案,你早点做了计划,排了方案以后,“不劳”。“劳”是什么意思?(学员答:辛苦)。“劳”还不是指身体上的劳累辛苦,而是指你不会临时抓瞎。

 

我们一般说“劳心、劳力”两个方面,这个“劳”侧重于指“劳心”,“凡事以预立为不劳”,你把事情都准备好了,到时候就不会抓瞎,不会手忙脚乱。手忙脚乱就是因为你准备不足,预案做的不够,所以我们生活、修学当中,都要有这样一方面的经验和准备。

(时间:0--2:07)

 

 

敢想、敢做、敢当

 

就像我们中普陀的大殿,供的是三大士:观音菩萨、文殊菩萨、普贤菩萨。有人问,为什么是这种供奉方式?那在我们佛教里,观音菩萨代表着慈悲的精神,“慈悲”就是一种担当,一种责任。慈悲,对于众生,就是一种“予乐拔苦”的担当,你首先要有使命感,有责任感。那有了担当以后,做事情需要有方案,要有智慧,文殊菩萨就代表了智慧,一个人如果有抱负,你首先要有策略,那有了策略有了方案以后,最终要能够实施、要落实、要实践,所以供奉普贤菩萨,“大行”就象征着实践和力量。

 

 

那合起来就代表了我们佛教的完整思想,有担当、有想法、能做能实现,所以这三种思想浓缩起来就是六个字:敢想、敢做、敢当。

(时间:2:07--3:48)

一真一切真

时代慢慢变得通俗化,也需要我们用一些现代的语言去阐释古德留下来的智慧。如果我们跟社会上普通的人去介绍佛教、佛法时,也像我们看祖师注解一样,第一,没耐性听那么多话;第二,也没有那个文学功底去消化那些文言文里复杂的宗教理论。像佛教的理论,比如天台宗、华严宗,一说起来,一绕起来,“一假一切假”,“一真一切真”,自己念念,你没花个十年时间都绕不出来,你跟现在社会上的人去讲,那更是云里雾里,稀里糊涂。

 

 

所以做个汉传佛教徒不容易,继承好、消化好、再用白话的简练的语言阐述出来,还真不容易,没个十年八年功夫还真的做不到。而且这十年八年还不能过于懈怠,否则我们很多光程序上的事都还不一定能掌握。就像我们这次办的汉传佛教仪规培训班,系统的学一遍,我们的课程安排了六期,例如早晚课诵、佛七、禅七、华严七、瑜伽焰口等各类佛事,再到传三坛大戒,跨度是三年。这还仅是仪轨方面,虽然相应的理论也会就着介绍一部分,那还没有牵涉到整宗的思想,比如汉传佛教八大宗派,整宗的思想所依的经论……(未完待续)

(时间:3:48--7:20)

 

 

图片视频后期:正觉

 

 

责  编 |  清   净

美  编 |  春   雷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