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处众以谦恭为有礼”,这个谦恭也是有原则的,这个原则就是我们的信仰。玄奘法师在印度无遮大会辩论时立论:“一切圣中佛为最,一切法中佛法为最,一切众中僧为最”。因为玄奘法师的威望,这样的立论居然没有人敢站出来反驳,到最后达到这个程度。有时候,我们对于祖师语录和教导,一定要结合现实才能够好消化、好执行,越是在做事当中,越是觉得祖师的话就是明灯。
有些道理我们自己要吃透。比如有人说“山门以耆旧为庄严”,那我们佛法里有净土法门,黄金为地,七宝所成,也没有觉得很豪华,只是觉得很清净。就像殿堂里老佛爷黄金贴身,也不会觉得很俗气,因为有功德啊。不像普通的人,挂个金项链,觉得俗不可耐。所以我们离极乐世界还差的很远,还要继续努力。
当然这伟大是有内涵的,有相应的功德。在修学时,不管前几天学规矩《百丈丛林规约》,还是早晚功课的内容,我们首先对法的内涵要了解。要不然别人问:佛法的伟大、殊胜在哪里?好处在哪里?我们一、二、三、四要说的明白,这样内心信念才能生起来,自己有了信念,才能影响别人。否则我们自己内心没有受用,去影响别人,那是苍白无力,没有效果。那同时我们也不是一味的觉得自己了不起,要注意中道而行。作为佛弟子,第一,要知道自己的尊贵和价值所在。第二,在处众时,也要注意谦虚,要客气。
责 编 | 清 净
美 编 | 春 雷
我们能够在修学的过程当中,有一个阶段的时间拿来用作学习,这都是相当不容易的。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因缘,尤其在特殊的环境中,要想保持我们自己该具备的独立僧格,还要兼顾着护持常住、维护佛教、做点事情,还要把自己的身心能够收摄住,能够与道相应,这还是不容易的。比如这两天在这共修,外面是假期,社会上放假,寺院接待的任务就重。从古到今,来寺院走走看看,都是不少,现在是国庆,道场大一点,少不了各种人群,熙熙攘攘,千年古刹,类似于普陀山、灵隐寺、国清寺、天童寺、雪窦寺,等等,都集中在江浙一带。就连我们这种小地方,人也来的多,我们这里一直没收门票,相对来说比较自在一点。
作为佛弟子,不能有谄媚的心态。我们修学佛法,讲“直心是道场”,一个谄媚的人,说的普通一点,那叫“没有骨气,膝盖是软的”,再严重一点,这叫“非道器”啊,不是修道的器具,为什么?修道要讲直心是道场,要有刚骨。有了信仰,其他都是小问题,包括方向也会有,如果没有信仰,对三宝的功德认识不够,在修行的路上会迷惑。作为佛弟子,我们一定要认识到,像玄奘法师立论一样:一切的圣贤当中,佛是最伟大的;一切的理论中,佛法是最伟大的;一切的有情众生当中,出家人是最伟大的。
视频后期:正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