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摄影:双益法师
芳振法师于第二期培训班讲话7


1 ·火烧楞严
所以我们的法器要快,叫“火烧楞严”,一个字、一个字,很快的,这样的话,就让我们没有工夫去打妄想。这个就跟禅堂里面跑香一样,催香的时候,叫你快、快、快, 跑起来,这个都是做功夫的一种加持,有他的道理在里面。所以我们虽然叫“火烧楞严”,《大悲十小咒》都跟在后面一块儿,都是属于这种方法,叫我们不要分别心。但是又不是说不知道,然后犯困,我们修定两个最大的障碍。一个是犯困,一个是妄念多。我们这个功课,你看念《楞严咒》、《大悲十小咒》的时候,为了达到这个效果,我们要把它背熟、记熟,就像倒豆子一样的,哗啦哗啦,一粒一粒地滚滚而出,不给我们这个思想打妄想的时间,这个是很殊胜的方法。你说我们别的再去找适合我们修定的方法,找不到替代的东西。我们现在很多人不明白,不懂得这个道理。所以叫“火烧楞严”。
2 ·流水弥陀
那么晚课,比如说以《弥陀经》为代表的,我们叫“流水的弥陀”,就是木鱼敲得像流水一样,轻轻地,缓缓地,流水潺潺,这种感觉。它这个意趣是什么呢?以修观为主,前面是修定,早课是修定,覌就是什么?定就是止,止和定,覌就是慧。我们经常说止观双运,定慧双修,我们在早晚课里面,就是要达到这个效果。覌什么?一部《弥陀经》,介绍的就是极乐世界,阿弥陀佛,依正庄严。“依”就是国土依报,“正”就是阿弥陀佛正报。阿弥陀佛有什么样的功德?从寿命到愿力;极乐世界从方位到各种殊胜,那么一千多字就介绍得清清楚楚。
所以我们在念《弥陀经》的时候,叫做依文起观。念到哪个地方,我们脑子里面就像放电影一样,就要把极乐世界的这种殊胜的现状,要能够呈现出来。这个就是观想,就是修观。当然覌也离不开止,我们内心如果有其他的妄想,这个观,也观不成。所以这个时候,我们这个法器就要敲的匀称,轻重要恰到好处,把大家带到极乐世界里面去,把大家的心念带到极乐世界的画面当中去,这个就是做功课。那如果说,我们能够这样子相应,法器也敲得好,内心作观如法,我们这功课就非常殊胜啊。
3 ·大忏悔文
所以我们划分起来,早课:楞严、十小咒、包括《大悲咒》,我们说五堂功课,早上两堂:《楞严咒》一堂,大悲、十小咒一堂,合起来两堂。晚课三堂:《弥陀经》一堂,大忏悔文一堂,蒙山施食一堂,那么五堂功课。这五堂功课,早课两堂,偏重于修定,这个晚课的《弥陀经》、《大忏悔文》和蒙山施食,都是侧重于修观。晚课是修观,观想,弥陀经是观极乐世界,
《大忏悔文》是观什么?啊,观什么?观照我们自己的行为和心念,就是按照文来起观,我们自己做的事,有多少是善的?有多少是恶的?有多少是与解脱道相应的?有多少是与菩萨道相应的?这观了以后还有发愿。“八十八佛”的内容比较丰富一些,发愿要愿什么?一个自己,唯一最上乘,就是不求人天福报,乃至声闻、缘觉。唯一最上乘,最上乘是什么?就是佛乘,就是为了求成佛的发愿。这个发愿,一个自己要成佛,还要什么?还要广度众生,利益有情。那蒙山施食,修观主要是观六道众生,我们通过施食法门,让一切在苦道的众生,都能够离苦得乐。这个是修布施,以施为主,施食嘛,那施食是方便,最终让他们得到饮食,听闻佛法,皈依三宝,最终还要成就佛道。
4 ·汉传佛教
所以你看我们就通过一个早晚课诵,先把自修的,从修定、修观到发愿,最后我们以悲心、菩提心,救度苦难众生,我们在早晚功课里面,全部都完成了。所以如果作为一个汉传佛教徒,不知道珍惜我们早晚功课,去为了一个咒语就颠倒迷失,想方设法,好像汉传佛教没什么样,其他的教派,好像也很神奇,也去找个上师灌个顶,然后学几个咒念一念,然后怎么样?这完全叫做什么呢?舍本逐末,颠倒嘛!就像《法华经》里面举的比喻,穷子喻一样,大富长者的无量家产你不知道继承,跑去街上去捡粪便。在佛教的各大体系当中,我们汉传佛教一直是佛法的核心,不管是传承也好,宗派也好,经典的翻译也好,或者到后期的演绎也好,对它的文化艺术的这种结合也好,我们汉传佛教,从方方面面都是形成了最高规格,最殊胜不可替代的。
视频录制:双益法师
开示整理:慈云
视频后期:李华山

责 编 | 清 净
美 编 | 阿 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