掠影 | 中普陀寺往期三皈五戒菩萨戒现场回放
编辑:双力法师  审核:双力法师  日期:2022.07.16


中普陀寺定于农历六月十九(2022.7.17)观音菩萨成道日,举行传授居士三皈五戒菩萨戒仪式。有需要的善缘可以登记参加。联系人:广宣法师 13780151919

 

往期回顾:

佛教的核心是告诉我们离苦得乐。在寻找分析苦的原因的时候,痛苦的结果来自于行为,行为是受内心烦恼的驱动,那烦恼又因何而起?看到好的东西起贪心;看到不喜欢的东西发脾气,起嗔恨心;平时尽做蠢事,经常贡高我慢,自以为是。这些烦恼怎么生起来的呢?就是在内心深处,我们有个我的概念。一切的无明烦恼种种都是源自于我,我的家庭、我的事业、我的孩子,都是围绕“我”开展的,那么老以为的这个“我”其实真正找,很难找,那佛教核心就是让我们找到真实的“我”。我们平时的这个“我”是妄想执着的“我”,当我们把真实的“我”找到以后,我们就超凡入圣,就从凡夫的境界跨越到圣人的境界。

 

 

 

诸位须知现既皈依,即为佛子。譬如投生帝王之家,即是帝王子孙。但能敦品励行,不被摈逐,则凤阁鸾台,有分受用。自今以后,须照佛门遗教修持。要晓得世间万事如幻,人之一生,所作所为,实同蜂之酿蜜,蚕之作茧。吾人自一念之动,投入胞胎,既生以后,渐知分别人、我,起贪瞋痴念。成年以后,渐与社会接触,凡所图谋,大都为一己谋利乐,为眷属积资财,终日孳孳,一生忙碌,到了结果,一息不来,却与自己丝毫无关,与蜂之酿蜜何殊?而一生所作所为,造了许多业障,其所结之恶果,则挥之不去,又与蚕之自缚何异?到了最后镬汤炉炭,自堕三途……我们学佛人,当明心见性,解脱生死,发菩提心,行菩萨道。从浅言之,即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。不但不可损人利己,更宜损己利人。果能切实去做,由戒生定,由定生慧,一切自知自见,自不枉今日皈依也。

 

-摘自民国三十二年虚云老和尚在重庆慈云寺开示-

 

 

 

- 受五戒、受菩萨戒 -

 

受菩萨戒对我们学佛的人来说,不但不是负担,而且对我们学佛道路上的成长,是有极大的加持力!当我们向菩萨境界去学习的时候,当我们去承担众生的苦难的时候,我们内心会有更大的动力源源不断。在五戒里我们有个比喻,摩揭陀国有个宝藏,宝藏打开,里面的宝贝摩揭陀国人挑七年也挑不完,以此比喻受五戒后,五戒犹如宝藏,一切功德取之不尽用之不竭。那菩萨戒的功德超过五戒百千万倍都不止。

 

所以大家要对于戒法起难遭遇想。过去说人生难得,佛法难遇,戒法难受。跟其他戒相比,菩萨戒是让我们成佛的种子,这个种子种下去,将来成佛就有了时间表。就跟庄稼,你没有把它种到地里,你希望开花结果,永远都没有那一天。当把种子种到地里,你就耐心等待,该浇水浇水,该施肥施肥,好好呵护,等它发芽、开花,就会有结果的那一天。

 

 

 

 

返回顶部